吉他价格品牌,吉他教学教程,吉他曲谱视频
关注520吉他网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为什么好多抗生素都叫「xxx 素」或者「xxx 星」?各种中文译名是怎么来的?
时间:2019-12-11     来源:网络资源     标签:

讨论药物通用名(generic name)的命名,就必须提到世界卫生组织维护的一个项目:国际非专利药名系统(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 INN)。

该项目 1950 年发起,1953 年开始致力为每一种药物成分提供全球(至少成员国)唯一的名称,便于统一识别、公共使用。

这套系统的核心是「词根(stem)」,可以是前缀(譬如 cef-,cefradine,头孢拉定),可以是后缀(譬如 -vastatin,atorvastatin,阿托伐他汀),也可以放在药名当中(譬如 cort,hydrocortisone,氢化可的松)。

引入词根的目的,是希望命名一组药理学性质相关的药物时,能够恰当地反映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因此命名新类型的第一个药物时,也事先考虑了此后相关药物命名的诉求。

我们来看一下题主提到的几种药物:amikacin (-kacin);ciprofloxacin (-oxacin);penicillin (-cillin);oritavancin, dalbavancin (-vancin);daptomycin, streptomycin, vancomycin (-mycin);主要涉及 5 个词根,各自代表的含义如下:-kacin, antibiotics, kanamycin and bekanamycin derivatives (obtained from Streptomyces kanamyceticus)抗生素,卡那霉素、卡那霉素 B 衍生物(产自卡那链霉菌)- oxacin, antibacterials, nalidixic and derivatives抗细菌药物,萘啶酸及衍生物- cillin, antibiotics, 6-aminopenicillanic acid derivatives抗生素,6- 氨基青霉烷酸衍生物- vancin, vancomycin related compounds万古霉素相关化合物- mycin, antibiotics, produced by Streptomyces strains抗生素,产自链霉菌属所有词根都属于抗生素类药物,而且谁与谁是一家子,一目了然。

而这些词根的来历,确实如 Shuang Song 所言,一部分源于拉丁语:比如 -cillin 来自 -cillinum,-mycin 来自 -mycinum。

(别问我拉丁语的意思,我不懂……)也许你会问,题主想知道中文译名的来历,说那么多英文名似乎答非所问。

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汉语译名,同样有类似的专门机构遵照特定原则翻译。

这个机构便是国家药典委员会。

目前,我国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的命名,已经基本采用国际通行的 INN 名称及命名原则,并制定了《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提出「中文通用名尽量与英文名相对应,可采取音译、意译或音、意合译,一般以音译为主」、「音译要注意顺口、易读,用字通俗文雅,字音间不得混淆,重音要译出」等要求。

同时为了确保 INN 词根能够体现在译名之中,也尽可能保证词根翻译(无论音译、意译)的一致性。

所以,我们才能够看到这些译名:阿米卡星,阿贝卡星(arbekacin),布替卡星(butikacin)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莫西沙星(moxifloxacin)奥利万星,达巴万星达托霉素,链霉素,万古霉素至于「青霉素」,之所以不像阿莫西林(amoxicillin)、氨苄西林(ampicillin)那样命名,大概是根据《命名原则》中的「化学结构已确定的天然药物提取物,其外文名系根据其属种来源命名者,中文名可结合其属种名称命名」(此处存疑,参见 2016 年 3 月 23 日更新内容)规定,选用了这个译名。

总而言之,化学药品、生物制品的中文通用名,由我国的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专家,按照《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统一译自国际非专利药名。

而国际非专利药名采用的「词根」系统,就是不同中文药物名存在一定规律的原因。

2016 年 3 月 23 日更新:关于「青霉素」的命名问题,我又稍加考据。

《扬子晚报》曾刊发文章《中国青霉素之父樊庆笙:炮火中带菌种回国》,文中提到:史料记载,盘尼西林研制成功并大规模生产之后,樊庆笙考虑应该定个中文名字,便于中国广大百姓能够接受,于是,他取名青霉素。

为何会取这个名字呢?樊庆笙在晚年曾向外孙女杨帆说起过起名依据:一是形态上,这种霉株泛青黄色,所以取其「青」;二是,英文中词尾「-in」生物学上常翻译为「素」,如「vitamin」翻译成维生素。

两者合一,定名为「青霉素」。

然而另有网友指出:实际上,在 1944 年樊庆笙先生回国之前,已经有好几位作者在国内的杂志上发表了好几篇题名含有「盘尼西林」、「青霉素」及「青霉菌素」的文章,这些杂志有《科学画报 》、《科学世界》、《妇女月刊》、《现代医学》、《中华健康杂志》等。

1948 年吕耀宗、陈新谦在《科学大众》发表文章《国产盘尼西林:北平天坛中央防疫处盘尼西林部介绍》,当时「盘尼西林」可能仍是主流名称;至 1949 年,汤飞凡先生在《科学世界》发表文章《吾国自制青霉素的回顾与前瞻》,文中同时提及「青霉素」、「盘尼西林」两个名称,说明当时国内学界已经倾向于「青霉素」一名。

1956 年《科学通报》发表《北京抗生素研究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一文,出现了「青霉素」、「链霉素」、「地霉素」的名称,「青霉素」应该已成标准名称。

解放前、解放初期的文献,绝大多数在网上难觅清晰扫描件或文本,因此我只能暂时搁下考据工作。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药品中文译名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一直在努力向国际化、标准化靠拢,许多原来不那么符合规范的名称逐渐被取代(「阿米卡星」原来也叫「丁胺卡那霉素」)。

无论是「已习用的通俗名」,抑或「属种来源命名」,「青霉素」都算得上无可指摘。

最后,望有清楚来龙去脉者不吝赐教!2016 年 3 月 25 日更新:感谢 Liu 指出文中「链霉菌」的错误。

2018 年 1 月 18 日更新:单抗类药物的命名规则同样符合 WHO 的 INN 规则,简述可以参见 维基百科,源文件可以参见《General policies for monoclonal antibodies》。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