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价格品牌,吉他教学教程,吉他曲谱视频
关注520吉他网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如何评价《我就是演员》第三期?
时间:2019-12-05     来源:网络资源     标签:

《我就是演员》第三期赏析本篇赏析约6200字,阅读时间大约需要15分钟。

一、《后宫》,表演者:杨蓉&王媛可&斓曦这是我第一次看杨蓉、王媛可和斓曦三位演员的表演,但是我有点不耐烦。

因为个人的喜好问题,我不喜欢甚至有点厌烦宫斗戏,大名鼎鼎的《甄嬛传》都没看过。

在我的认知里,每个深宫女子的命运都是让人唏嘘、怜悯甚至是痛心的,所以,作为一个观众,我必须首先要进行自我批评。

在看到后半段的反转时,我笑了。

真是太不应该了。

这10分钟的剧情容量,放在一个宫斗戏的剧本里,起码够拍30集了吧。

看来,节目组是誓死要在“超大容量、强行反转”这条路上走到黑了。

根据节目组打出的字幕,静妃这个人物是深谋远虑,野心勃勃的。

在正式的表演中,杨蓉一出场走路的姿势和说话的神态让我觉得这个角色颇像皇后,天下大势皆在自己的掌控中。

这种掌控外化得太过明显,让我才看了第一幕就猜到这个角色在后面肯定要栽。

静妃是整场戏节奏的掌控者,杨蓉还是完成得不错的,但是她的台词不稳,声音有点发颤,不知道是紧张还是什么原因,有时候说台词和做动作有些随意。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件往事。

我曾经带一个演员去到一个古装的院线电影试戏。

第一次表演完毕后,选角导演毫不客气的对着演员说:“你电视剧演多了吧。

动作这么碎,刚才说词的时候整个人都重心不稳,一直在晃。

你自己没感觉吗?”我看了看自家演员,我俩脸上都火辣辣的。

这和贾樟柯的评价是一个意思。

贾导提到了形体控制,因为他是电影导演,对这方面的要求会特别高。

据说李安在拍《色戒》时,要求汤唯把眉毛挑到一个他认为正确的角度才拍。

怎么挑?挑到多少度?自己琢磨啊。

杨蓉、王媛可和斓曦三位演员来参加这个节目,肯定是想要突破的,没想到还是给她们安排了宫斗戏(恳请后面不要再有宫斗戏了),不过好在徐峥临时出了一道附加题,终于可以让观众看看三人另外的样子了。

即兴表演部分,严格来说三个人都演得不好。

徐峥点评斓曦说如果你真的接到电话说自己得了冠军,不会站到凳子上去,我不赞同这样的说法。

我们在生活中如果听到了一件天大的喜事时,是有可能跳到沙发上或床上的,所以斓曦的表演,问题并不在于她的夸张,而是在于过于诡异的走位。

这样的走位说明了一件事情:她没有把整个表演想清楚,即使这个表演不到1分钟,后面的哭戏更是画蛇添足。

她的“表演”最好的部分是在听到徐峥给她的规定情境是“你拿到了《我就是演员》第一季的冠军”时的表情和反应。

徐峥要求说三个“什么”,明显是希望有递进或转折的,就这一层来说,王媛可比其他两人做得更好,特别是徐峥提到的说第二个“什么”时,声音里带着点小颤抖,让人心里莫名紧了一下,但是后面的哭戏让我非常不适。

斓曦和王媛可的哭都是在“表演哭”,她们潜意识里还是认为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一定要表达极致的情绪才是好的表演。

之前看到过一个新闻(不知真假)。

老师让考生表演大地震后人们的状态,鬼哭狼嚎的比比皆是。

只有一个人跪在地上一动不动,眼里只有悲伤和绝望。

这个人是蒋雯丽。

演员无时无刻不处在“动作”之中,但在某些极致的状态下,内心的动作远比外部动作更有吸引力,此时的静比动更有张力。

斓曦和王媛可的表演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人物状态是对的。

即使观众不知道之前的规定情境,但还是能根据她们的表演猜测到大概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杨蓉的表演传达到我这里就是状态不对了。

她这一段反而更像是电话那头有人向她求婚,而不是妹妹生了三胞胎。

规定情境是要说三个“什么”,她只说了两个,因为实在是没有什么可以再往深一层走了。

毫不客气的说,三位演员的即兴表演还不如在校生。

你要是给学生演这个,他们能给你演出无数个花样来。

所以就这一段来看,三位欠缺的不是临场的反应能力,而是想象力。

想象是演员的引导者,这个能力至关重要。

再看看徐峥的设计。

生了一个男的——生了两个——生了三个,这样设计一下,局面立马就活了。

徐峥已经在和任素汐表演的那个笑里展现出了自己的功力,期待和贾樟柯导演的影视化作品。

三位演员最后的陈述部分真挚动人(也有人觉得是卖惨,我个人觉得这个度掌握得很好,并没有失控),但坦白说,坐在台下的三位导师,未必能感同身受。

2004年,TVB拍了一部古装片,片名为《樊梨花烽火奇遇结良缘》。

那时的我非常不解:这个片名怎么看都是多此一举啊。

明明整部戏的主人公就是萱萱饰演的樊梨花,为什么还要在后面加上“烽火奇遇结良缘”几个字?后来才知道,一部戏有男主角,女主角,但在很多时候,男主角比女主角更加主角。

所以像这种女性题材的电视剧,编剧和导演还是认为要“遮遮羞”。

14年过去了,这样的情况改变了吗?男性和女性的竞争是否处在相对公平的位置?这个话题往大了说可以写和社会学相关的论文,核心就是要探讨和考察女性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到底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在影视行业里很容易得到答案。

50岁的吴秀波和46岁的徐峥仍然能够以男一的身份扛收视/票房,同年龄段的女演员境况会差很多。

这时就不得不“表演”一下贾樟柯导演了。

《江湖儿女》的故事从2001年写到了2018年,主角是一个叫巧巧的女人。

她用自己的方式对抗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

一个经纪人正站在走廊上劝着自家的一位女演员。

经纪人:这个网剧的男一女一都是些有点流量的小孩,你接这个戏怎么都不亏的。

女演员:不是亏不亏。

姐,我才31岁,你就让我去那个小孩的妈,合适吗?经纪人:哎呀,你也知道那几个孩子不会演戏,片方是希望父母辈的一定要演技好。

女演员:我才31岁啊,我不能接受这么早就要去演别人的妈了!经纪人:没事,你这个儿子年龄小,还不到20,你演他的妈不吃亏,别人又不会觉得你年龄大。

女演员:不行!这个戏要是接了,以后我就只能演妈妈辈了!三位女演员的焦虑,章子怡自然是不会有的,可能她永远都不会有。

因为最好的剧本都是先到“一线”的手里转一圈,不喜欢的再层层往下递。

多么残酷的金字塔。

还记得在《演员的诞生》里宋丹丹说她过了35岁就没人找她拍戏了。

其实不是没人找她拍,而是找她的都是流水线一样的角色,激发不了任何的创作欲望。

90后女性首次超越其他人群成为内地观影的第一主力军,是在2014年。

这一年发生了很多要载入娱乐圈的大事,比如《古剑奇谭》爆火,让李易峰成为“流量”的第一梯队,这也意味着内地的(男)演员终于第一次把观众的目光从英美、日韩明星身上拉了回来。

搜狐的自制网剧《匆匆那年》总播放量达到6亿次,从这一年开始,网剧渐渐撕掉低端劣质的标签,成为资本和演员崭新的转战地,并很快就和传统电视剧形成分庭抗礼之势。

综合作用之下,“男色时代”宣布到来。

于是,披着各种外衣的偶像剧大行其道,现实主义题材和历史正剧的比例被急剧压缩。

之后的每年,都至少有1-2部引发话题的古装剧。

2015年:《花千骨》、《琅琊榜》;2016年:《太子妃升职记》;2017年,《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2018年,《延禧攻略》。

至此,“男色时代”也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升级,90后女孩纷纷转扑40+的大叔。

那么,30+、40+的女性呢?留给她们的,是一些什么样的角色?二、《催眠大师》,表演者:金世佳&宋轶《催眠大师》是4年前的片子,记得当时看完还挺惊喜的。

用时下流行的话说,这是部有诚意的片子,主创团队没有糊弄观众。

前两期演了其他两位导师的作品,这次轮到徐峥了。

我对金世佳并不了解,他的戏就看过《爱情公寓》里的几集以及话剧《狂飙》。

《狂飙》是去年在乌镇戏剧节看的。

看完之后,观众们先是去拍了一阵何炅,等何老师走后,才三三两两散去。

散去之时,听到有人表达了对这部话剧的不满。

《狂飙》是田沁鑫导演的作品,主要写了田汉的一生。

该剧设置了“剧中剧”的结构,把一代大师的一生浓缩在了五个戏中,并以此形成了一部简短的中国戏剧发展史。

《狂飙》首次演出是在2001年,由辛柏青、朱媛媛、袁泉等演员主演,2017版则是田沁鑫和上海戏剧学院合作,由该校的学生出演。

在这些学生中,金世佳是“资历最老”的,其他大部分都是在校生。

金世佳在表演时十分亢奋,情绪饱满激昂,这可能也是有人不喜欢的原因。

我没有看过2001版,不过觉得做这样的比较意义不大。

关于《我就是演员》这个节目的形式,我在第一期的赏析里有提到。

《催眠大师》这个作品,金世佳和宋轶两位演员达成了共识:这是一个电影片段,但是我们要表演的是话剧(舞台剧)。

金世佳一出场,就塑造了一个和徐峥在电影里有着不同气质的心理医生形象,这个心理医生的性格特质(人物设定)还是在的。

记者采访时,金世佳表现出了小小的不耐烦,他在快速建立角色和观众的关联。

宋轶开始陈述自己的病情说自己能看见死去的人时,金世佳停顿了一会儿。

很显然,他是在判断这是属于哪种类型的病人。

接着他继续问:这种情况持续了多久?宋轶回答:七年。

此时,金世佳已经在心里哔哔了,然后开始了专业知识的碾压,后面还笑了两次:专业人士的通病。

有嘲讽,也有无可奈何之意。

宋轶故意摸着自己的中指,金世佳果然上当,说出这件事情和她的未婚夫有关。

他逐渐让自己的意识处于裸露状态,很快,宋轶便开始进攻。

宋轶在第一部分的表演是精准的,为了让对方相信她真的是一个病人,略带神经质的表情,疑神疑鬼的眼神都非常到位,也让观众快速入了戏。

在第一部分,两位演员都立住了人物,好戏上演。

宋轶是这场戏节奏的带动者,但是从第二部分开始,戏眼却都转到了金世佳身上。

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在金世佳坐上椅子之前,最好还要有一个事件来过渡,他用了7年的时间来建构这样的一条心理防线,没那么容易被击破。

双方对峙环节非常精彩。

如果金世佳的那句“我不敢”再慢0.5秒说出来会更完美。

第三部分回到现实。

这段有点可惜,如果把两人的状态调换过来就好了。

金世佳已经崩溃,不可能再有力气大喊大叫,宋轶终于找到了答案,她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

其实她也和金世佳一样,是个有心理疾病的心理医生。

之后的点评环节比表演部分更精彩。

一位嘉宾说宋轶的光彩被标准和完美掩盖掉了,听到这话时,我的心里非常不爽。

由此我想到了之前自己数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导演/制片人对自家演员的试戏起身鼓掌。

你真是演得太好了,但是我们不会用你。

这种扭曲的价值观让我一度对整个行业心生沮丧。

各位专业嘉宾说话能不能真诚点?你要是觉得宋轶的表演没有金世佳那么令人印象深刻,直说不就得了。

但是得说清楚原因,是受到了剧本和人物设定的限制,没有给宋轶发挥的机会。

宋轶和金世佳两人是棋逢对手,而《催眠大师》也是一个在舞台设计、视觉、音效等各方面都加分的作品。

另一位嘉宾问两位演员,今天表演倾向于是真的还是假的,徐峥听到问题后的表情特别有趣。

又来到了流派之争。

我在第一期赏析里说过我对流派之争不感冒,所以不围观,亦不发表看法。

如果以后节目组还要聊这个,我的赏析文章会直接忽略。

最近在看《演员的自我修养》。

说来惭愧,一直以为表演理论都是晦涩难懂的,所以这本书买来很久了都没拆。

前几天拆开后读了几页,真是大吃一惊。

没想到书里的内容竟是如此的生动有趣,恨不得一天就看完。

读这本书可以学习一些表演的理论知识,但我不是演员,所以这些知识基本无用,于是我就把它当成一本哲学书籍看。

看完后,想必会对世界有更多新的认知。

我曾和自家演员探讨过科班和野路子的问题。

我的观点是除非真的是天赋异禀,否则应该要去到学校进行系统的学习,最好学满4年。

我很反对在校期间去接戏,特别是大一和大二。

系统学习是在为演员积攒能量,特别是理论方面的学习。

它能让你站在更广阔的视野里去思考问题。

在塑造/解构/诠释角色时,能让演员想得更深,走得更远。

演戏是个技术活,最终仍要回到实践,但我还是希望能多点“学者型”的演员。

我们前半生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所有的思考会决定我们后半生的基调。

金世佳和吴秀波的一段对话,两人显然不在一个频道。

金世佳说33岁的自己演不过20岁,核心意思是想表达很难再有初遇表演时的那种纯粹,还有身上的那股劲儿。

委婉意思是说以后就不要再提《爱情公寓》了。

那时我啥都不懂,现在我懂了,就把它当成一场梦吧。

吴秀波的进阶之路则完全不同,他在42岁这一年才大红大紫,演艺生涯仿佛才就此开始。

他对金世佳说你50岁的时候一定不会比你20岁的时候差,这是他笃信的。

他相信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50岁的他一定会比42岁的他更好。

虽然不在一个频道,但还是要感谢吴秀波老师对年轻演员的鼓励和关爱。

观众觉得自己平时鸡汤喝太多,可能不太喜欢这种心灵导师,但是演员是个相对来说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很敏感,容易否定自我,容易迷茫,也希望在观看这档节目的演员能收到吴秀波老师传递给你们的力量。

几年前在一个颁奖典礼的后台见过宋轶。

当她走过时,我身边的一个女孩轻轻的叹了口气。

过了一会儿,她对另一个女孩说,你看人家穿得像个天仙一样,还有大哥(靳东)在身边护花。

咱俩呢?就是民工。

宋轶在节目里提到了自己的困扰。

这些困扰是普遍现象。

黄渤曾说:“演员就是这样,你演过一个茄子,以后带紫颜色的都会过来找你。

”每个演员都不希望被定型,不希望演一些重复的角色。

那么当有机会来到你的面前,你能不能让大家认可另外一种形象时,就要看你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了。

而金世佳是个有点执念,有点社交恐惧症的人。

很庆幸,他选择的是演员这个职业。

他非常有个人魅力,是有潜力成为“性格演员”的,现在缺的就是代表作。

愿金世佳和宋轶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能一直保持对表演的热情和敬畏。

春天到了,相信你们已经准备好了。

三、《盲山》,表演者:孙茜&张小斐这个作品只排练了2个小时,所幸,两位演员被自己之前的上百场舞台经验所“救”。

表演的问题吴秀波已经提到了:两位演员在自我酝酿,缺少沟通和交流。

而大家的争论点在于孙茜用了太多时间梳理剧本导致排练时间过短,我觉得这件事情可以一分为二的看。

有些演员自己不舒服就无法演出让观众舒服的戏,有些演员可以“委屈”自己而让观众舒服。

很显然,孙茜属于前者。

对于这一点,她很执着,也稍显强势,但是捋剧本时不管合作演员,肯定是不合适的。

那么,为什么捋这个剧本要花这么长的时间?想必是剧本里的信息量过大,反转内容过多,导致孙茜觉得违背了创作的基本规律,根本无法完成。

就最后表演的效果来看,这个剧本改得还是不错的。

张小斐一心向往着《我就是演员》的舞台,没想到,来了之后却遇到了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办?在我们的人生里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面。

当一件期盼已久的事情终于到来时,我们还没来得及欣喜,就直接傻眼。

这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啊?该怎么办?对于张小斐来说,时间真的不多了,此时要做的是立刻调整。

为什么来这里?来学习啊。

现在无法学习了吗?当然不是,如果你真的想学习的话,都是有机会的。

孙茜在按照她的逻辑改剧本,你也按照你的逻辑改啊。

你也知道在一个剧组里如果话语权不够,是不可能这么自由的改剧本的。

即使要改,也都是随演随改。

现在既然有这么好的机会,赶紧用起来。

剧本哪里有问题,该怎么改?拿出修改方案。

改完之后,不是去和对方争论谁的好,谁的不好,你必须要有大局观。

此时的头等大事是排练,先把自己的剧本暂时搁置。

孙茜版的剧本表演完毕后,可以邀请对方来探讨自己的版本。

对方的表演经验比自己丰富,应该虚心听取意见。

之后两人再演上一遍。

在表演中可能会发现她说的不一定对,自己坚持的也不一定对。

发现问题,然后再解决问题。

来参加这个节目亏吗?一点都不亏。

有人会问,这样的话会不会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太低了?你为什么来这里?来学习啊。

那不就得了。

转换一下思路,人间处处是春天。

我的专栏正在连载moongirl:短篇小说系列·夏,致(1),这个故事以娱乐圈为写作背景,欢迎移步阅读。

以上。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