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价格品牌,吉他教学教程,吉他曲谱视频
关注520吉他网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怎么客观的评价刘亦菲主演的电影《烽火芳菲》?
时间:2019-11-09     来源:网络资源     标签:

由比利·奥古斯特导演、刘亦菲和埃米尔·赫斯基等主演的《烽火芳菲》,成为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影片,并进入了主竞赛单元,这是一个以二战为背景、讲述美国飞行员迫降于浙江某地之后,被当地军民保护与营救的故事,刘亦菲饰演的村姑,是营救者之一,她也与这位语言不通的“天外来客”,拥有了朦胧而美好的爱情。

《烽火芳菲》的创作背景,建立在一段真实的历史基础之上:美国轰炸东京后,空军部队前往重庆帮助中国抗战,有56人迫降于浙江,得到了当地人的保护,日军发现之后,出于报复心理启动了大规模的搜查与屠杀,在抗争过程中,约有25万名中国军民牺牲。

换句话说,《烽火芳菲》最大的戏剧冲突点,不是村姑与美国飞行员的爱情,而是用25万名军民的命去换56名美国军人的命。

每一个牺牲都值得铭记,但即便如此,25万人的牺牲成为影片的主题,仍然还会令人忍不住地去想,这样的牺牲值得吗?《烽火芳菲》也不敢直面这样的命题,它把疑问留给了观众,而是聪明地选择了一个很小的切入点,把戏剧冲突建立在了两个个体的身上,这从片名可以看得出来,“烽火芳菲”从字面的意思上理解,可以视为一名普通的中国女性,在战火纷飞里,以一个渺小的牺牲,为二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她的牺牲是“芳菲”的。

在上影节该片公映时的媒体会上,刘亦菲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是个有野心的演员,但不是对奖项有野心的演员。

”出演《烽火芳菲》中的村姑角色,的确需要刘亦菲付出对于角色更深切的理解,她要解决故事赋予的两个难题,一是面对自己不懂的语言,如何用肢体与眼神与对方进行沟通,二是如何顺畅自然地与一个陌生人建立跨越国界与文化的爱情。

该片制片人孙鹏的解释颇有意思,“刘亦菲是个哲学家”,《烽火芳菲》从外到内抛出的诸多难题,的确需要刘亦菲用哲学家的思维方式,去一一化解。

在回顾影片拍摄时,刘亦菲说导演比利·奥古斯特在拍摄现场比较沉默,会给演员很多真实表现的空间,“我觉得有一点压抑的爱,是欧洲导演特别擅长表现的”。

因此便会了解,刘亦菲在处理村姑这个角色时,使用“压抑”作为主要的表演技巧和情绪抒发口。

村姑这个角色,是过去中国农村典型的压抑角色:她本身是个寡妇,与公公、婆婆关系不佳,村里有朦胧喜欢的人,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但正是这样的封闭和拘谨,与她面对美国飞行员时的勇敢与坚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情感层面上讲,从天而降的飞行员,言行模式打破了她生存的僵化环境,而从战争大义的层面讲,牺牲个人情感拯救世界于水深火热当中,也在普世价值观的行列当中。

但如果说《烽火芳菲》是刘亦菲的芳菲之旅,恐怕会有一些歧义。

被战争摧残的花朵,永远不会是最美的。

在硝烟弥漫的年代,一个人以生命所换取的盛开,其散发的香味更不足以遮掩战争的残酷,甚至没法冲淡一点点战争的悲剧。

之所以取名《烽火芳菲》,恐怕还是导演出于一种美好的愿望,觉得战火中绽放的花朵,是对敌人最好的打击,对战友与亲人最好的慰藉,这样的诠释也成立,但如果换一个更深沉的角度,或能激发观众对战争更立体的理解。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