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价格品牌,吉他教学教程,吉他曲谱视频
关注520吉他网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王国光出版首本惠州话民谣集 唤起童年回忆
时间:2019-05-13     来源:网络资源     标签:

“落大水,发大风,阿姨烧水捋(杀的意思)鸡公……”“打掌仔,买油油,红花抛落任水流……”朗朗上口的惠州话民谣,是否勾起了您美好的回忆?今年年初,老惠州王国光整理收集的《惠州水北民谣》出版,他将散落在民间的350余首惠州话民谣收集编写起来,这也是我市第一本专门记录惠州线旬的王国光,十分热衷文史研究,热爱创作,他是如何收编出《惠州水北民谣》的?对于惠州的历史文化,又有何情愫?在市区江北水北新村,王国光在家中翻开 《惠州水北民谣》,每一次脑海中闪现的有关惠州话民谣的回忆,都让他感到异常欣喜。

“扇子有扇风,时时在手中。

有人来借扇,问过老太公。

”王国光说,这是一首《扇子歌》。

在他小时候,家里没有风扇,到了夏天,老人们搬来小板凳在门前坐着,一边用葵扇扇风乘凉,一边聊天。

调皮的孩子便夺过老人的葵扇,一脸得意地在老人跟前摇动扇子,这种生活场景历历在目。

说起为何会编这本书,要从一次座谈会说起。

2015年5月,一场关于“争取把水北民谣申报非遗文化”的座谈会在水北社区居委会举行。

王国光是水北村人,大家都希望他能配合着多收编一些水北民谣。

王国光当时就提供了40多首,他这才发现,自己知道很多民谣,但此前没意识到可以把这一宝贵的民俗文化记录下来。

从那天起,他萌发了出版一本关于惠州话民谣集的想法。

据了解,我市之前并没有专门的惠州话民谣集,民谣散落在各种图书当中。

例如惠州民俗学者林慧文创作的《惠州线首民谣。

这对王国光编写《惠州水北民谣》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王国光说,从童年起,身边亲朋好友说过、唱过的民谣,有意无意都留在了他的脑海中。

他看到一些老人家,还会特意去询问他们记得哪些民谣。

老人哼唱几句,他就记录下来,尽量完善,以保持原汁原味。

王国光花了约两个半月时间编写这本民谣集,最后收集编写了350多首,成为惠州第一本惠州话民谣集。

在《惠州水北民谣》一书中,收入了不少现代人比较陌生的民谣。

例如有5首《哭嫁歌》,是很多老惠州都没有听过的。

高中毕业那年,王国光在姐姐的结婚仪式上第一次听到《哭嫁歌》。

当时70多岁的祖婆被请到婚礼来唱哭嫁歌,一边唱还一边手脚并舞。

虽然王国光并未全然懂得哭嫁的内容,但此情此景让他十分感动。

从那以后,王国光再也没有听过有人唱《哭嫁歌》了。

“现代人的婚礼有了新的风俗和仪式,老一代的风俗已经看不到了。

”王国光惋惜地说。

书中还收集有王国光根据民间俗语进行再创作的民谣。

例如王国光听到老人说岩墙,于是创作了民谣《岩墙不倚》:“无到死牛边,不少死牛钱。

岩墙还去倚,有难喊神仙。

”意思是说,高墙非常高,不要靠近。

明知道高墙很危险还去倚靠,危险就会降临,墙倒了神仙都难打救。

又如《励志歌》:“做人无怕出身低,最怕后生志气穷。

人无一世裤穿窿,终有一日龙跨凤。

”王国光很久以前听一位80多岁的老人唱起这首民谣,只是第二句听不太清楚,后来只能再创作,尽可能还原。

此外,还有一些民谣是王国光根据语句的意义重新改编的。

例如《戒毒歌》,他将“一更穷,二更富,三更输脱裤。

”与“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再搏一搏,流落街头角。

”组合成一首民谣,如此以来更有警示、教育意义。

在收集惠州民谣过程中,王国光感觉到越收集越有 “人生味”。

《肚脐歌》是他很欣赏的一首民谣。

“肚脐深、装金银。

肚脐浅,装瓦片。

无肚脐,冇做人。

”浅显的语言,却能启发人们做人要大量,胸怀广。

“很多民谣富含人生哲理,体现了民俗文化的精粹和灵魂。

”王国光介绍,《惠州水北民谣》收集的民谣,来自不同时代、不同时期的水北村人及惠州邻近城乡人的集体口头创作和传诵,涉及天文、地理、气象、农耕、农事等等内容。

王国光想,这么有趣的书一定会受到不少市民喜爱,他先后把书送到惠州慈云图书馆和丰湖书院。

今年清明节前,他到丰湖书院藏书楼赠书时,偶遇了几位四五十岁的惠州当地妇女。

这些妇女看到这本书后,用惠州话当即念了起来,不禁露出惊喜神色:“这些都是小时候妈妈教我们读过的。

”她们都表示很喜欢这本书。

王国光还将书送到了幼儿园、小学校园。

“我们现在的教育,缺乏教孩子讲家乡话的课程,家乡的语言不能忘掉,要传承。

”最近,王国光将书送到了家旁的一所幼儿园,该园园长看过书后,觉得非常有意思,还表示希望让每个班都有这样一本书,便于开展教学。

于是,王国光又给幼儿园送去了10多本书。

“学校已经将这本书当教材来教孩子了,民谣的想象力很丰富,对于活跃孩子的思维和学习都很有帮助。

”王国光感到十分欣慰。

除了《惠州水北民谣》,王国光还创作有处女作《闲话惠州方言俗语》,这本书是为了帮助市民特别是新惠州人了解惠州话及惠州民俗历史文化而创作的。

另外,还有诗歌集《飞花点翠集》,收录了部分惠州话对联、歌谣。

王国光认为,惠州方言的形成和传承,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东江民俗文化的活化石,蕴含着惠州历史文化的个性与特色,他希望能尽自己一点力,将惠州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