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价格品牌,吉他教学教程,吉他曲谱视频
关注520吉他网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京韵大鼓(现存曲艺曲种简介)
时间:2019-05-07     来源:网络资源     标签:

·京韵大鼓 曲艺的一种。

也称京音大鼓。

流行于北京、天津和华北、东北各地。

是在术板大鼓的基础上与清音子弟书相结合,并不断吸收京戏、梆子及其他说唱艺术等发展而成。

有一百多年历史。

清代咸丰、同治(公元1851—1874年)年间,木板大鼓艺人进入天津、北京、保定等大城市演唱。

因木板大鼓艺人的说唱带有河间一带的口音,故又被称为“怯大鼓”。

著名艺人胡十、宋五、霍明亮等对它作了最早的改革:以短段说唱代替长篇大书;吸收了清音子弟书的某些曲目和唱腔,改编、创作了不少唱段,如《李逵夺鱼》、《子期听琴》、《大西厢》、《单刀会》、《借东风》等,成为京韵大鼓的基本曲目。

之后刘宝全、白云鹏、张小轩等著名唱家和申韩永禄、白凤岩、霍连仲等弦师,又进行了革新创造:用北京语音说唱;增加了慢板及多种唱腔;除三弦外加用四胡伴奏;并编创了若干新曲目,从而形成了一种形式比较完整的、有独特风格的、流派纷呈的曲艺艺术形式。

其中刘宝全的贡献最大。

京韵大鼓的表演形式是一人站唱,自击鼓、板司节奏,伴奏乐器以三弦、四胡为主。

曲目除《丑末寅初》、《风雨归舟》、《八爱》等写景抒情的小段外,都为短篇的故事说唱。

唱词基本是七字句,常用的还有八字、十字、十一字等句式,另有衬字、嵌字、嵌句、垛句的变化。

用韵以北京十三辙为淮,一个唱段大都一韵到底。

唱腔以上下句的变化反复为主要曲式结构。

按板式可分为慢板、紧板两种。

慢板(一板三眼)唱腔用于叙述故事情节、介绍人物、描绘景物等。

紧板又称快板,有板无眼,速度较快,音节短促,字多腔少,近似朗诵,唱中夹白,白中带唱,用于故事进入高潮时,又称为“上板”。

常用的腔调有平腔、挑腔、落腔、甩腔、长腔等。

平腔是最墓本的唱腔,以北京语音的四声和汉语的句逗节奏为基础而形成,宜于叙事如《草船借箭》中之平腔(见谱例)。

挑腔又称高腔,是在平腔的基础上扩展句幅、音域而成,常用于全篇开始的第一句,在段落中,用作下句唱腔,在情绪高昂时用之。

落腔属下句唱腔,稳定性强。

甩腔又称甩板,由两句组成,上句叫预备腔(又叫拉腔),下句是甩腔,在段落的结尾处或全篇结束时使用。

京韵大鼓的流派早期有刘(宝全)派、白(云鹏)派和张(小轩)派。

其后: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