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价格品牌,吉他教学教程,吉他曲谱视频
关注520吉他网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弹拨乐器-大小三弦
时间:2019-04-13     来源:网络资源     标签:

《弦索十三套》又名《弦索备考》)是十九世纪初清蒙族文人荣斋所编的十三首合奏曲集。

合奏以二胡、琵琶、古筝、三弦等弦乐器为主。

以下是对三弦的介绍: 三弦:又称“弦子”,我国传统弹拨乐器。

柄很长,音箱方形,两面蒙皮,弦三根,侧抱于怀演奏。

音色粗犷、豪放。

可以独奏、合奏或伴奏,普遍用于民族器乐、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

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就征发黎民百姓去边疆修筑有名的万里长城,为了调剂繁重的劳役,我国北方各民族人民,曾把一种有柄的小摇鼓加以改造,在上面栓了丝弦,制成了圆形、皮面、长 柄、可以弹拨的乐器,当时称为“弦鼗”。

这就是三弦的前身,最早在北方边疆的军队中使用。

清代毛其龄《西河词话》曰:“三弦起于秦时,本三十鼓鼓之制而改形易响,谓之鼓鼓,唐时乐人多习之,世以为胡乐,非也”。

唐崔令钦《教坊记》中出现过三弦之名,但其型制却不明,唐代十部伎中皆无三弦。

元朝时,三弦盛传于中原,是元曲的主要伴奏乐器,当时曾称弦索。

元王实甫词清沈远曲之《北西厢弦索谱》即以三弦为伴奏乐器。

四川广元罗家桥南宋墓出土伎乐石雕中有演奏三弦的图像,河南焦作西冯村金墓出上有演奏三弦的乐俑,辽宁凌源富家屯元墓壁画中有演奏三弦的图像,说明三弦在宋元时期已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

曲艺,多用大三弦伴奏,南方的弹词类曲艺、昆曲等剧种和丝竹类器乐合奏,多用小三弦。

三弦的演奏技巧很多,有弹、挑、双弹、双挑、扫、轮、搓等。

弦轴、山口、琴杆、鼓框、皮膜、琴马和琴弦等组成。

多呈铲形,是三弦的装饰部分,一般都嵌有骨花或雕出纹饰,中间开出弦槽,槽侧开有弦轴孔,三个弦轴置于琴头两侧。

琴杆为半圆形的柱状体,平滑的表面是三弦的指板,上端嵌有山口,下端呈方形插入琴鼓中。

琴鼓又叫鼓子或鼓头,是三弦的共鸣箱,它是在略带椭圆形的鼓框上两面蒙以蟒皮而成。

琴马置于蟒皮中央。

琴弦使用丝弦或钢丝弦,从高音弦起依次为外弦、中弦和内弦,外弦用子弦,中弦用二弦,内弦用老弦。

三根琴弦的一端都系在琴鼓下面的菱形木壳上,另一端分别卷绕在三个弦轴上。

红木、花梨等比琴杆稍硬木料制成。

京韵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山东大鼓、东北大鼓、乐亭大鼓、京东大鼓、北京单弦、天津时调和陕北说书等,以及曲剧、吕剧、豫剧、山西梆子、评剧和京剧等,三弦都作为主要的伴奏乐器。

在南方,多用于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福建南音、常州丝弦、十番鼓和十番锣鼓等乐种的器乐合奏,昆曲、越剧、粤剧等地方戏曲和评弹等说唱音乐也都少不了三弦。

三弦因琴鼓两面都蒙以皮膜而声音特别独特动听,演奏三弦时采用坐姿,两腿自然分开,左腿稍向前伸,或将右腿搭在左腿上,琴鼓置于右腿上,琴头斜向左上方。

左手轻扶琴杆,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弦,手势呈龙爪式,右手用拇指、食指持拨片或戴骨制指甲弹拨琴弦发音,其余三指握于手心,也可用五指弹奏。

三弦有多种定弦法,民间一般定成\”硬中弦\”或\”软中弦\”两种,而以\”硬中弦\”最常用。

\”硬中弦\”是中弦与里弦为五度关系,外弦与里弦为八度关系; \”软中弦\”是中弦与里弦为四度关系,外弦与里弦为八度关系。

民族乐队或独奏,三弦也定成\”硬中弦\”,如定成C、G、c,D、A、d、或G、d、g等。

音域一般为三个八度。

三弦的音色,高音坚实清脆,中音明亮圆润,低音丰满浑厚。

音量较大。

左手技法有板、粘、揉、扣、滑等,右手有弹、挑、双弹、双挑、滚、分、扫、砸、搓儿等技法。

可自如地演奏大、小三度,纯四、五度和八度等双音,还可演奏三音组成的和弦,并可转调演奏。

由于三弦琴杆无品,弹奏旋律时音域间高低变化自由,可奏出各种滑音,因此在所有的说唱、戏曲和歌唱伴奏中,都能很好地起到衬托作用,尤其在转调和演奏有半音的乐曲时更为灵活,最宜于演奏抒情的旋律和激昂的曲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