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价格品牌,吉他教学教程,吉他曲谱视频
关注520吉他网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上古音乐——发展史(三)
时间:2019-04-13     来源:网络资源     标签:

商代乐舞,流行于后代并见于古代史书的有《桑林》和《劐》(“劐”去“刂”加“氵”)。

“桑林”本是一种大型的、国家级的祭祀活动,性质与祭“社”(土地神)同。

直到春秋的墨子时代(约公元前5世纪),“桑林”仍是万人瞩目的盛大祭祀活动。

“桑林”之祭所用的乐舞,也就沿用其祭名,称为《桑林》了。

《庄子·养生主第三》曾用十分流畅的笔调描写过庖丁解牛时的动作、节奏、音响“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据其间接描述我们不难知道,《桑林》乐舞既强而有力,又轻捷灵巧,而且音乐震撼人心。

《劐》(“劐”去“刂”加“氵”)在周代被用来祭祀周的先母姜,其内容应与这一祭祀性质有关。

我们知道商也有一位先母,名叫简狄,传说简狄在水边洗浴时,遇见玄鸟下蛋,简狄吞下了玄鸟蛋,便生下了商的祖先契。

所以《诗经·商颂》说:“天生玄鸟,降而生商。

”看来玄鸟是商的图腾。

“劐”(“劐”去“刂”加“氵”)字的甲骨文字形即是一短尾鸟(隹),两边加上水滴,与玄鸟翔于水上正相符合。

推断《劐》(“劐”去“刂”加“氵”)的内容应与简狄和玄鸟的故事有关。

惟其如此,周代才会用它来祭先母姜。

除传世文献外,甲骨文中也记录有一些祭祀乐舞,但过于简略,很难详考。

例如《雩》,我们只知道它是求雨的祭祀性乐舞,而且从古代汉字的结构规律可推断,它是一种规模很大的乐舞,因为古代汉字中凡是以“于”这个符号表示读音的字,其词义差不多都含有“大”的意思。

商代音乐发展水平之高,从乐器上也可窥知一二。

夏代音乐虽较原始时期有了明显提高,但夏代乐器,从相当于夏的时间和地点的出土物来看,无论品种和质量,都还没有在原始乐器的基础上得到大幅度提高(希望这不会是因为至今的出土物尚不具有代表性而产生的误断)。

商代的乐器却已十分神气,可算是“有声有色”的了。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