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价格品牌,吉他教学教程,吉他曲谱视频
关注520吉他网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网络环境下的音乐欣赏教学方法
时间:2019-04-12     来源:网络资源     标签:

一、利用网络,自主学习,延伸音乐文化。

   《新课标》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因此,我们的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思考和探索的空间,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活动中完成知识再创造过程。

而网络作为一种现代媒体,具有信息丰富、联系快捷等特点,大量、便捷的资料查询,使学生不再因“粥少僧多”而畏步不前,为学生提供了方便。

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适当利用网络引进相关资料,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音乐学习之中,例如:在教学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首名曲之前,将有关本曲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音响资料进行了整合,并建立了资料库。

在大家赏听了几遍乐曲之后,让学生谈谈对乐曲的理解。

如单凭几次的赏听就回答如此的问题,试想:它的答案是单一无味的。

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主动获取与《梁祝》这一名曲相关的知识,比如:从电脑资料库中查找与本曲相关的词、曲作者及创作背景,学生们谈到:本曲是由陈钢、何占豪创作,是以我国人民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以越剧里的部分曲调为素材写成一首单乐章的标题协奏曲。

全曲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较有代表性的三段剧情——相爱、抗婚、化蝶为主要内容,分成三个部分;还有一些同学们从音响资料中聆听乐曲,并把每一个主题提炼出来,根据主题又把全曲分为引子——呈示部——发展部——再现部——结尾部,这就为下面的进一步赏析全曲奠定了基础;从文字资料中,学生们又了解了协奏曲的主奏乐器: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等,以及相关的名协奏曲,如《梁山伯与祝英台》,门德尔松的《e 小调协奏曲》;从声像资料吉,同学们又找到了有关本曲的一些故事图片,这些图片生动又具有典型性,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准确、更深刻地了解本曲,理解本曲的内在含义。

这些资料使得同学们获得丰富资源,充分感受到乐曲的内涵。

这样的教学使得学生不仅是单纯的赏听,在网络的支持下,学生们除了获得音乐的感染之外,还获得了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理解音乐的文学知识,美术知识及其它相关艺术知识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扩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使音乐的艺术表现形式得到拓展和延伸。

  二、利用网络,协作学习,形成独特的艺术观。

   网络学习得天独厚的信息传递优势使得它不仅仅是一种学习工具,也是一种交流中介。

它可以提供同学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共享资源与交流不同观点、看法的机会。

在网络环境中,学生可以自由地访问他机,多机交互,合作探讨,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他人交流,最终形成自已的、有独创性的观点。

例如,在欣赏歌曲《伏尔加船夫曲》时,教师同样是预先设计“资料库”,存入与本课欣赏相关的、大量的各种资料,让学生在计算机上独立的操作相关环节。

另外,设置有关于本曲的“名曲赏析”“名画赏析”“音乐知识”等几个窗口,意在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赏听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的能力。

其中有一环节,教师问:“大家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纤夫拉纤的沉重呢?”这时,学生们借助网上有关此曲的各方面信息,开始解决老师的提问。

有的同学从图片资料中观察纤夫的动作、神态来感受,从画中,同学们看到了纤夫们痛苦的表情,沉重的步伐,曲远而近的拉纤形象;有的同学从音响库中听声音力度的变化,学生点击“名曲赏析”这一窗口,通过仔细赏听,了解到纤夫拉纤的沉重是通过歌曲中的衬词“哎”“呦”“呵”以及声音力度由P(弱)——F(强)——P(弱)来体现的;还有的同学从“音乐知识”这一窗口中查到了与之相关的歌曲创作背景:旧俄时期,俄罗斯人民在沙皇的统治下,从事这艰辛的劳动,过着牛马般的贫困生活,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充满了痛苦和反抗精神。

同学们在课堂表现非常积极,但他们并不是单一地去了解作品,关键是要把自已的看法、观点上网公布,并通过交互、监看、广播、发送等功能进行多机交互,合作探讨,取长补短,最终从动作、神态、声音力度、衬词等几方面体会了纤夫拉纤的沉重感。

像这样的协作学习,使生生之间打破了空间了限制,使每位参者的思维与智慧相互碰撞,集思广益,形成自已独特的观点,而不只限于音乐的表现要素。

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以“主人”的地位进行学习、分析、创造,而不局限于效仿他人,从而达到了全面的、正确的、独特的观点。

  三、利用网络,创造学习,开发艺术创新潜能。

   利用网络环境的感受性、新颖性特点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网络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多媒体化形象逼真、生动新颖,为学生创设了多样化的学习情景,提供了强烈的外部刺激,使学生时刻处于一种强烈的感受中。

记得在欣赏《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形象、更深刻地去体验歌曲中的力度记号,就利用网络为学生设计了敲鼓声音的力度变化(由弱渐强),要求学生用动作或图形来表示自已的感受。

有的同学听完后用渐渐蹲下又渐渐起来表示渐弱、渐强的变化;有的同学用吹气球时气球大小变化的动作来表示这种感受,更多的同学则用五花八门的图形在自已的计算机上表示了自已的感受。

如:1、 2、 3、正是由于网络环境的新颖性和感受性,使得学生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而这种兴趣又迅速转化为一种求知欲望,转化成一种进入创造学习的主动性。

同时,在一幅幅富有个性的画面、符号当中,学生无意识地进行了艺术创作,开发了学生的艺术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所以,利用网络进行创造性学习,能够积极有效地开发学生的艺术创新潜能。

的确,当今社会,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使我们的教学方式进行着深刻的变革。

这种新的开放性的音乐教育模式,不仅是我国音乐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我国音乐教育现代化的一条主要标准。

所以,作为新世纪的音乐教师,只有充分利用网络去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为我国培养出一批综合型、创新型的艺术人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