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价格品牌,吉他教学教程,吉他曲谱视频
关注520吉他网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管文宁:人人都可以把小提琴拉好听 从事艺术却需要深厚的修养
时间:2019-04-12     来源:网络资源     标签:

近日,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管文宁教授做客人民网天津视窗。

管文宁形容自己,“我还是一个比较好动的人。

让我一天到晚都坐着,肯定不行,我练琴都是站着练。

” 问到一天最多练多长时间的小提琴时,管文宁告诉人民网天津视窗:“年轻的时候练的比较多,从早到晚,除了吃饭睡觉都在练,并且一直是站着练习。

” 人民网天津视窗表示“这可是一个体力活”,管文宁认为,练琴除了耗费体力,“还是脑力,这么细的弦,要把它拉出声音来,耗费的体力很有限。

”她说,拉小提琴的人不一定人人都能当演奏家,或者搞专业,如果想把琴拉好听了,或者说最起码把一首歌拉好听了,“我觉得应该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

” 做到这一点,管文宁认为,必须要掌握一些要点。

她形象地比喻小提琴演奏“就是摩擦音,像使锯一样,你让锯走得好、走得平稳,不能瞎使劲。

这是一个物理现象,无非要把它把控好了。

” 管文宁特意提到了京胡大师杨宝忠先生,“杨老先生是梅兰芳的琴师。

60年代,在一个音乐周上,我拉《梁祝》,恰巧被他看到。

我当时用的是学校的一把意大利琴,我老师的琴。

当时我们班有一位拉二胡的同学,杨宝忠老先生就让我们两个人,带着乐器去他那儿玩,我俩就去了。

杨老先生我原来不认识,从来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人,我记得当时他白头发、白胡子,已经很大岁数了。

到了他那儿,他说,‘我看看你的琴’,我就把拿着的琴打开了,他说,‘不是那把琴’。

确实,因为拉完《梁祝》,我就把那把琴还给了老师。

回来才知道,杨宝忠老先生想看我演奏时用的那把琴,并跟他有的一把意大利琴作对比。

我没想到,拉京胡的老先生会有一把意大利小提琴。

他的那把琴,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被抄走了。

这是后话。

非常好的一把把琴,保存得也非常好。

” 管文宁回忆,“杨宝忠老先生拿出我那把琴来,翻出他的一本谱子—应该是纽约版的、我们翻译成中文叫‘小提琴小品集’的小册子。

上面有100多首小曲子。

像《梦幻曲》、《小夜曲》等等。

他拿起琴来就拉,翻到一篇就拉,拉了好几个小曲子。

” 管文宁形容,从专业的角度,杨老先生演奏的姿势看起来很不像样,但令人吃惊的是,演奏出的曲子,听起来很好听,像老唱片里克莱斯勒(编辑注:弗里茨·克莱斯勒,美籍奥地利小提琴家、作曲家)的那个味道,“所以,我有时会和我的学生说,你在一个领域上,如果能走得很高,一定会有很宽的修养才行。

” 管文宁谈到自己,除了小提琴外,比较喜欢钢琴、声乐。

但她谦逊地表示,只是喜欢并不擅长,“因为这些东西演奏起来,都很不容易。

” 访谈中,管文宁还讲到了小提琴的历史,她说,大家一般都知道小提琴独奏、小提琴合奏和乐队合作,实际上小提琴一开始是用来伴奏的。

据可考的历史资料,最早的小提琴著作、曲子能追溯到16世纪晚期。

但在14、15世纪的油画作品中,却可以看到有拉小提琴的人物出现,可以想见,那时候就有小提琴这种乐器演奏了,那时候的演奏主要是给唱歌和舞蹈伴奏,还没有单独出来作为一种演奏形式。

也可以说,“小提琴最早的渊源是在舞蹈和声乐那儿。

” 所以管文宁认为,要想把小提琴演奏好,有必要了解当年的舞蹈是怎么跳的、歌是怎么唱的,“我原来对这个事情不清楚,就知道傻拉琴。

”管文宁笑称。

直到对一些事情有认识后,管文宁觉得小琴提不但是练出来的,还要对相关的领域有所了解。

她谈到,很多作曲家写的是“音画”,搞音乐的人大部分都会做到这点,听到什么音乐,脑子里会有一些场景联想出来。

“当然,要是什么都没见过,怎么会出联想?脑子就是空的。

你能把小提琴拉好听吗?”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