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价格品牌,吉他教学教程,吉他曲谱视频
关注520吉他网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扬琴演奏中如何记谱
时间:2019-04-12     来源:网络资源     标签:

首调记谱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首调唱名法”。

这种记谱方法在五线谱与简谱两种记谱中都得到运用。

目前在我国扬琴演奏中主要采用简谱首调记谱。

这种记谱法同时也是我国其它民族乐器广泛运用的一种记谱方法。

这主要因为在民族乐器的演奏中,简谱首调记谱法对于把握五声性音乐的调式特征、理解乐曲的民族韵味以及发挥民族乐器独特的演奏手法都体现出一定的合理性。

不过,随着世界音乐文化更密切的交流,现代作曲手段的复杂多变,扬琴音乐也从单一的调性领域进入了多调性、多调式交替并用的广大空间。

转调手法的频繁,使得习惯于过去传统曲调单一调性的传统型扬琴构造和近似于’作坊式”的调音方法,以及简谱首调记谱方法都处在一种尴尬的境地之中。

可喜的是,近些年来扬琴在构造形式、音位设置和音域拓展等方面已取得了突破的进展。

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新型变音402型、501型、81型扬琴,将音域扩展到了约五个八度,音位排列也’逐步半音化。

这些新品种的问世,无疑对于丰富扬琴的表现手法,解决转调过程中临时调整某音位,造成音高不准等问题,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但要从根本上解决杨琴的转调和变音问题,记谱方法的调整与改革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

  一、简谱首调法在扬琴演奏中的局限性  1.简谱记谱法造成扬琴相对固定音位的模糊  简谱在区别音的高低时,运用的是在各音符上下方加小圆点,以表示音高变化。

由于简谱只有七个不同的音位符号,即“1234567”,一般转调时,除了在乐曲前面标示“1:C,1:D,……”以外,在记谱上毫无差别。

在此,C调的低音“1”与G调的低音“1”是同一个概念。

音组的不同、音区的差别以及各音区之间的特色,在演奏者眼里是不存在的,起码是引起一定程度上的混淆。

这种现象,无疑造成了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在音乐表现上的局限性。

  2.简谱记谱法造成转调概念的混淆  由于音乐表现上的需要,许多扬琴曲都存在转调,尤其在乐曲的展开部,转调更加频繁。

对于演奏者来说,尽管音符符号一样,但不同的调必将导致扬琴音位的改变。

在此,演奏者必须迅速转换音高位置和调性概念。

这种记谱音位的’相同”与扬琴音位的“不同”,造成了演奏者思维的混乱,往往使演奏者在一种极为矛盾的窘境下来调整自己的感觉,不仅给演奏者增添了不必要的负担,也难以很恰当地表现乐曲内容。

  3.简谱记谱法与其它理论课程的教学不同步  在我国音乐、艺术院校以及师大音乐系的基础乐理与视唱练耳调查中,均采用五线谱记谱方法教学,简谱记谱只作为辅助手段。

这不仅因为五线谱记谱是世界音乐文化交流的“通用语言”,在记谱方法的科学性上,也比简谱更准确与合理。

例如断奏符号的记法在五线谱一般均为三种形式:  这三种符号的演奏特点在五线谱中均能明确的表述出来。

而简谱只能采用第一种符号,第二、第三种符号由于和简谱的高音点相混淆而无法采用。

诸如此类的“遗憾”还很多。

为了与理论课程教学相一致,记谱方法改革也势在必行。

  二、五线谱固定调记谱方法运用的必要性  固定调记谱方法,即所谓“因定唱名法”。

这种来自于欧洲的记谱方法,目前已成为世界音乐文化交流中所共认的音乐语言。

扬琴虽属外来乐器,但经过几辈扬琴艺人和当代扬琴演奏家的努力改造,这种乐器已深深地印记着中华民族的特征,成为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中的重要角色。

为了适应现代音乐发展的需要,为了使我国扬琴艺术在世界音乐的舞台上,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辉,在扬琴演奏中运用五线谱固定调记谱法已是非常必要。

  1.五线谱固定调记谱运用的可能性  我国在扬琴制造方面取得的成果,为实施“通用语言”记谱方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现以402型扬琴为例:  402型扬琴总音域为大字组的“F”音到小字4组的“C”音(F—C),约五个八度。

从音位设置看,除大字组F-B四个音为自然音排列外,其它音位均构成了半音序列形式。

各个音位的相对固定,不仅解决了转调中的临时调整音高位置而造成的麻烦,更重要的是为固定调记谱方法的运用提供了基本条件。

  2.五线谱固定调记谱方法的优势所在  五线谱固定调记谱法均以C调为基本调,各种调性的转换采用升、降等变音记号表示,五线、四间以及上加线和下加线,还有各种谱号的运用,极其准确地表明各音高相对位置。

演奏者只要通过一定练习、记熟扬琴各音位所处位置,就能很准确、熟练地演奏不同类型的乐曲,决不会造成乐谱音高与扬琴音位相混淆的现象。

五线谱各种演奏术语均是“世界通用”,对于演奏由外国乐曲移植的扬琴曲更为方便。

这不仅可以丰富扬琴的演奏曲目,也为扬琴成为跨出国门的世界性乐器创造了机遇。

  3.固定调记谱符合我国现行音乐教育的改革  目前在我国中小学基础音乐教育中,虽然仍在有限地使用简谱,但音乐教育体制改革的总趋势,是以五线谱为主的固定唱名法为基本记谱方法。

这不仅符合我国国情,也是我国国民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

从某种意义上说,扬琴记谱方法的改革,也决不只是一个短期行为,而是一个长远的方向,只有这样,扬琴艺术的发展才能与我国音乐教育的总目标相一致。

也可以说,固定调记谱方法的运用,是扬琴艺术发展的根本出路。

  三、对记谱方法改革的几点构想  1.对照记谱法的运用  目前我国专业、业余扬琴教学均采用简谱首调记谱法,这种方法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各个调都必须以首调方法分别记熟各音级在扬琴上的音位,而五线谱固定记谱法均以C调音位为基本音位,对于不同的调式均用相应的升、降符号表示。

音位是固定的,转调不存在任何麻烦,其优势不言而喻,只是对于已养成首调谱法的人来说,“习惯成自然”,改变记谱法观念不是一日之功。

鉴于此,可采用简谱、五线谱对照的方法逐渐过渡。

目前我国有一部分出版的扬琴曲谱已运用此方法,在实际教学和创作中,也逐步开始了这方面的实践和探索。

特别是与外国音乐家进行交流的活动中,对照记谱法的运用更加普遍,采用这种循序渐进的过渡方式,可给学习者提供一个适应的过程。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过急反而会使学习者处在两难困境之中。

  2.教学一体化  所谓“教学一体化”,即对初学扬琴的人而言,开始就运用固定调识谱方法的教学。

一般来说,初学者年龄都较小,不存在习惯改变的问题,对这些对象实行固定调识谱方法的训练,可以避免诸多麻烦,从某个角度来说,这也是实施和推广在扬琴演奏中运用固定调识谱方法演奏的最佳对象,同时也是检验识谱方法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3.关于保持民族韵味的一点思考  从习惯上讲,五线谱固定调记谱方法,由于唱名位置的不同,对于演奏者来说,演奏五声性的乐曲会出现某种感觉上的偏差。

如下例:  五线谱记法:  《绣金匾》是一首民族特色很浓的五声性乐曲。

如果此曲用“F”调演奏,而用五线谱固定调方法来读谱,则会出现“4”音(首调为“1音),这对于习惯于首调的扬琴演奏者来说,会有不习惯的过程。

不过记谱方式只是一个表层现象,调式结构才是体现音乐风格的内在因素。

从记谱上来说,不论宫调式音阶是以“12356”,或是以“45612”表述,都没有改变调式结构的本质特征,因此也不可能失去民族曲调特有的韵味。

尽管记谱习惯的改变是艰难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对于五声性曲调的掌握完全可以达到理想的目标。

  4.有限范围地运用简谱首调法  在目前的实际情况下,提倡在扬琴演奏中运用五线谱固定调记谱方法,也并不完全排斥简谱记谱方式的运用。

其原因是,在民族乐器独奏演出中,惯常运用扬琴为某一乐器伴奏的形式,这与钢琴为歌曲和其它乐器伴奏的形式相似。

在专业音乐艺术院校专门开设了“钢琴即兴配弹”课程,这主要为训练钢琴演奏者的即兴式伴奏能力而开设,并且同时采用五线谱与简谱两种教学方法。

这种形式,在我国简谱还比较通用的情况下,会是一种经常性的演出形式。

不仅扬琴如此,作为西洋乐器的钢琴也逐步被我国的这种演奏形式所“赤化”。

我认为,适当运用简谱方法与在扬琴演奏中运用五线谱固定记谱法并不矛盾。

就像视唱练耳课同时教授“固定唱名法”与“首调唱名法”一样,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首调和固定调识谱能力的一种具体体现。

  四、结语  本文关于在扬琴演奏与教学中,实施运用五线谱固定记谱法的观点是笔者通过自己的演奏实践与教学获得的一点体会,囿于自己的学识,就这个问题的探讨还只是初步和粗浅的。

我以为,对长期沿用的一种传统记谱法进行改革,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事情,必须经过很多人的艰苦探索,在实践中来区别其中的’利”和“弊”,才能使我们对简谱记谱法的局限性以及运用五线谱固定记谱法的必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