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价格品牌,吉他教学教程,吉他曲谱视频
关注520吉他网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 31岁二胎妈妈,第一次知道人生这么难
时间:2019-04-10     来源:网络资源     标签:

帮妈说:人到中年,最怕的是惊吓。

昨天带Lucy去卫生站打疫苗,遇到许久不见的阿丽。

阿丽,31岁,二胎妈妈,也正带着孩子来打疫苗,但看得出面容憔悴。

阿丽说,上周洗澡时无意发现乳房有肿块,就赶紧去医院检查,现在还不确定是良性或恶性,每天都担心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我心头一沉,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就假装轻松地问:“买保险了吗?”,反应过来这么说又有点不太近人情,第二句才问“你现在感觉怎么样?”毕竟人到中年,生病可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全家人的危机。

眼看阿丽的两个孩子还这么小,我很替她担心。

阿丽摇了摇头,补了一句,“当初只给孩子买,自己没买保险,唉。

”一个“唉”,掺杂了一位母亲多少的无奈和崩溃。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很多妈妈在买保险的时候,会优先考虑孩子,却没想到如果自己遭遇危机,孩子也同样会面临危机。

想到阿丽的情况不是特殊,我觉得很有必要再把买保险的正确思路为大家梳理一下。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篇关于家庭保险规划的家庭路线图,来自中山大学金融系硕导孙明展老师,希望对大家理清家庭保障规划有所帮助。

文末为大家准备了福利,心急的家长们可以直接跳到文尾领福利!本文作者孙明展是资深精算师、中山大学统计系硕士,对儿童保险、儿童财商、家庭保障的实用知识有深入研究,经验丰富,写的文章通俗易懂,清晰明了。

这篇文章将告诉你什么该买、什么不该买,该买多少、如何买。

为你提供一份易理解、能操作、可落地的自保指南。

最重要的是:只提供建议,不推荐产品。

以下是孙老师的文章:在运营“孙明展-真理财”公众号后,我经常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家长咨询买保险的问题,这一点出乎意料。

看来,宝爸宝妈们的保障意识,较之过去大大增强了。

从大家的提问和交流中,我也发现存在一些误区。

我作了如下整理,供其他家长参考:构建家庭保障规划的三大误区误区一:关注产品多于需求“孙老师,你文中提到的产品是哪家保险公司的?”“孙老师,能帮我看看这款代理人推荐的产品,到底好不好吗?”……像这样的留言,我几乎每天都能在公众号后台看到。

很多朋友急切地想知道究竟该买哪款产品,或者自己买的产品合不合适。

我非常理解大家的心情,但如果不先梳理清楚自己的家庭财务收支及理财目标,如何判断一份保单适不适合自己呢?举个例子,作为所有保障的基础,家庭支柱的人寿保障(即寿险,因任何原因离世都能获得理赔)应该如何确定保额呢?首先,你必须梳理清楚自己的家庭负债情况、对孩子未来的教育期许、以及家庭刚性生活费的支出。

因为,买保险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这些目标(养老、孩子教育、日常生活、旅游等等)一定能够顺利实现。

作为家庭支柱,一旦自己的收入永久中断了,孩子的上学问题、父母的养老问题以及自己的车贷房贷,到底需要多少钱来填补,这些都需要你认真考虑。

如果没能梳理清楚这些问题,给不出量化的答案,就无法匹配适合的保障产品。

为什么很多家长会关注产品多于关注需求呢?我曾经在保险公司做过精算、担任培训、销售管理等多个部门的负责人,深深感觉到保险行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因为保险行业的培训系统为提高销售业绩,往往是以产品为导向,搞各种名堂的套餐,强化销售话术,目的就是把产品卖出去。

曾经有一个客户让我帮忙分析保单,他有上百万房贷,但保险代理人向他兜售的产品,保额才20万,这能解决家庭的什么问题呢?只能说“你买的不是保险,只是一个心理安慰”吧(其实危害更大,这些家庭往往以为自己买保险了,可以高枕无忧了)。

误区二:关注孩子多于家庭支柱中国父母有一个普遍现象:没孩子之前,享受当下,想不起保险;有了孩子之后,只想到孩子,又忘记自己。

究其原因,这也是保险公司的一宗罪。

保险公司吃死了“育儿“这张牌,推出各种各样的针对孩子的保险套餐,满足了父母“给予”的欲望。

打着“教育金险”名义的保险,远远解决不了教育的需求;打着“儿童重疾保障”套餐的产品,有的只保到25岁,直到现在我也觉得很奇怪,这种产品设计的原理是什么?当然,还有客户的原因。

大家忘记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孩子生病了,如果父母的收入较高,即使不买保险,也不见得是”灭顶之灾“;如果家庭支柱的收入永久中断,则万事休已,孩子的保费都交不起了。

那你们想想,应当首先考虑谁的保险呢?误区三:说到财务分析就退避买保险是消费,家庭财务分析是自我剖析;有的朋友敢消费,却不敢面对自己。

理由很多:钱少、家庭资产单一、隐私等等。

根本原因,大家还是不清楚,理财的第一步是明确需求,是诊断家庭财务“健康与否”,而非“开药”。

市场上有大量的声音都是让你“有保险意识”,“要买保险”,然后直接销售保险产品。

中间其实存在一个巨大的“逻辑空档”:为什么要买保险?买保险是为了解决什么需求?如何了解客户的需求,真正帮客户解决问题?需求了解清楚,才能推荐相应的产品。

所有的这些问题,都需要耐心及专业知识,不是几句简单的话术。

回到刚才所说的“家庭保障之母”:家庭支柱的寿险保障。

除了上文谈到的负债、教育需求、日常刚性支出之外,还要了解目前已经积累的流动资产,这是保额的一个扣减项。

扣减之后的家庭责任还要按夫妻双方的收入占比,进行分摊,这样才能确定最终保障的需求。

仅仅要确定一个寿险保额,就要了解这么多的资料。

如果你不敢面对自己,如实地提供家庭财务状况,就直接询问产品,是得不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方案。

这就好比找医生看病,你不让诊断,直接就叫医生:“别废话!给我开药吧!”这合理吗?家庭成员应该如何买保险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支柱,成人保险应该优先于孩子。

毕竟,如果家庭经济支柱不倒,孩子的健康还有成人的收入作为最后一道保障防线。

如果家庭的经济支柱垮了,只能依靠外界的力量了。

所以,家庭支柱购置保险,才是家庭保障中第一道的保障防线。

1、家庭支柱的寿险保额寿险,应是家庭支柱购买的第一份保险。

为什么呢?不是因为他容易出险,而是因为作为家庭支柱,他一旦离世,收入中断,整个家庭财务都会瞬间坍塌。

那么,如何计算这张寿险的保额?首先我们想想什么是“家庭支柱”,所谓家庭支柱就是,他挣的钱,不光自己花,别人还得花,而且别人花的比例还比较高。

往往这些必须给别人花的钱,就是家庭支柱身上所承担的责任和梦想。

所以,所谓买保障,就是要保你身上的责任和梦想。

举个例子,一个月挣两万块钱的网站开发人员,太太在家全职,他一个月收入主要花在哪儿?自己最多花三四千元,然后5000块还贷款,孩子生活和教育花3000元,家用花5000元。

最后剩下3000块存起来,存起来为了啥?可能给孩子将来上大学用,也可能是自己和太太养老用。

现在问题来了,如果这两万块,因为我们不愿意面对的原因,这20000块拿不回来了,自己那三四千元可以不花,孩子生活和教育、家用还是要花的,房货也是要还的,孩子将来上大学的钱和太太未来养老的钱,也是要准备的。

当然,我们不是要强迫大家都去承担以上所有的责任,但你想承担多少?就是我们在计算保额时需要考虑的。

如果你都想承担,我们计算家庭支柱寿险保额时,就应该考虑这些因素:欠银行多少钱(贷款余额)孩子未来的教育金估算约5年的家庭支出(你也可以预算到孩子独立那一年)太太未来养老的钱(这就看你自己想承担多少年了)这就是家庭支柱身上的收入责任,也等于寿险保额。

家庭支柱可能不是一个人,如果夫妻双方都工作,以上寿险保额要按两人的寿险比例进行分摊。

2、家庭成员的重疾险作为经济支柱,首先面临的风险是,如果我得了重疾,我不但不能给家庭带来收入,还要源源不断地从家里拿钱治病。

重疾险一般有两类,一类是定期返还型,另一类是消费型,但都不是以报销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罹患疾病、获得理赔的的形式存在(治不治都可以拿到这笔钱)。

应该买多少额度合适?对于家庭支柱,应该是重疾治疗费,加上自己三年收入;如果是非家庭支柱,治疗费用还是会影响家庭财务,但在预算保额时,就不用加上三年的年收入了。

至于重疾治疗费,就是一个有弹性的问题了,根据网络数据,中国目前的重疾治疗费用约为40万元,我个人认为偏低,建议买到50万元。

如果有医保的话可以酌情扣减。

为什么要加3年年收入,如果治不好就算了,如果是漫长的治疗过程,反而麻烦了,没有收入能力,还得花钱,所以起码要将三年年收入预算进去。

从节约预算的角度考虑,我们一再推崇的购买保障的原则是,保障充足,性价比高。

从这个角度,我们认为应该以消费型保险作为家庭保障计划的首选,除非你的预算非常充足。

消费型重疾险也有其局限。

消费型保险往往有固定的保障年期,过了保障年期后,我们就不再拥有重疾保障了。

届时我们面临的问题可能是,年龄大了,重疾可能性更高,而保险公司却不愿意承保了。

这种情况下,如果买消费型保险,就显得好像年轻时购置的保障浪费了。

所以在这里向大家强烈建议,应该买短期或定期缴费,终身消费的重疾型保险(界于定期返还型与消费型之间),如果负担不起的话,可以与定期消费型相结合。

这可能是最为全面的保险购置计划。

3、家庭成员的医疗险重疾是对家庭财务影响最大而发生概率最低;门诊医疗是发生概率最高,但对家庭财务影响最小。

界于中间的,就是住院医疗,发生概率不算太高,但随着医疗成本的上升,对家庭财务的影响越来越大。

所谓住院医疗保险,指以住院发生的费用为补偿对象的保险产品。

根据产品不同,覆盖的费用包括以下费用的全部或者部分:如住院床位费、住院的医药费、手术相关费用、医生会诊费、巡房费、ICU费用等等。

发生住院的原因,既包括疾病也包括意外。

住院医疗保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费率会有变化。

孩子贵,年轻的成人最便宜,随着年龄增长,又越来越贵。

挑选医疗保险要注意的问题:(1)治疗用药范围(包括器械、治疗方法)是否有限制。

购买商业保险一定要覆盖社保用药名录之外的治疗费用,否则就起不到补充社保不足的作用。

(2)是否保证续保。

住院医疗险都是交一年,保一年的,最亏的就是缴了很多年的钱都没有生病,等到开始生病了,结果保不了几年,你交钱保险公司都不让你续保了。

所以购买时要注意看条款:什么时候情况下保险公司不续保。

以笔者的经验,国内的住院医疗保险,普遍是五年保证续保,最高续保到65岁。

当然,能找到终身保证续保的住院险,才能真正起到保障作用。

(3)关于保险额度。

一般的额度有两种计算方式:按次计算或按年计算。

笔者认为按次计算意义更大。

谈到额度还要看报销比例和免赔额,如果从保障充足角度,一个理想的标准应该是:每次住院的报销额度最少两到三万,最好是没有免赔额,报销比例是百分之百。

补充一点:住院险与重疾险是不矛盾的,真的患了重疾,重疾险是一次性给你应急资金,不会因为突如其来的住院押金、治疗费用弄得措手不及;另外住院险还可以解决住院费用的问题。

这样,家庭财务就不会因为某一个成员患重疾而遭受巨大的影响。

4、家庭成员有意外险和旅游平安险这些险都很便宜,建议成年人匹配自己的寿险保额的1—3倍的意外险;孩子的意外险,尤其是意外医疗是刚需。

家庭购置保险的路线图家庭支柱的人寿保障(定期或终身寿险)全家人的重大疾病保障全家人的非重疾医疗保障(住院险)日常生活中的意外及旅游平安险懂得未雨绸缪,是一个家庭的大智慧。

如果你也想要孙明展团队帮忙规划分析,现在机会来了。

“帮妈爱上课”,在后台对话框发送报暗号“报名+手机号码”即可免费体验价值800元 的家庭保障规划服务,早规划早安心。

点“在看”,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报歉!评论已关闭。